2019年底,協同科研中心老師們迎來了邁向2020年的寒假和春節🏊🏿,很多老師早已安排好了假期的科研工作計劃,打算充分利用假期時間開展實驗研究。然而寒假剛開始不久🤸,新型冠性肺炎的突然爆發🦸🏽♀️,打亂了老師們的科研計劃💅。根據國家和熊猫抗擊疫情的要求和號召🏵,為了保障老師們的生命安全,協同科研中心迅速關閉全部實驗室🏌🏼♂️,各項實驗暫停。實驗雖然無法開展🙇🏼♂️,但老師們的科研工作卻從未止步。
假期裏,協同科研中心大部分老師都在積極準備申報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然而由於實驗的中斷,很多老師原計劃申報的項目進度受到影響,需要立即調整項目內容;同時,由於疫情蔓延♣︎,假期延長,老師們滯留在家,無法恢復正常的科研工作狀態。隨著申報截止日期逐漸臨近,項目申報工作面臨巨大挑戰🧯。
一、調整步調,提高效率
面對壓力🙉,老師們積極應對,很快適應並調整生活和工作狀態,為科研贏得時間。在協同科研中心👨🏿🎤,中青年老師居多⛓🛴,他們的孩子尚小🟪,由於停課和隔離每天滯留在家中📰,這些老師們面臨著如何陪伴🔜、照顧好孩子和家人,同時又要兼顧科研的考驗。最大的困難就是📦,可以自由支配的時間減少了。為了擠出更多的工作時間👰♀️,老師們付出很多努力。
很多老師犧牲睡眠,晚上在孩子睡覺之後繼續工作,早上在孩子起床前開展工作,晚睡早起以保證每天有較長專註科研工作的時間;同時😙,很多老師抓住每天的碎片時間推動科研工作,通過規律地安排好孩子生活和學習計劃🧑🧑🧒🧒,在孩子自主活動和學習的空檔🫃🏽,立刻投入工作,正如周兆麗老師所說🧚🏿♀️:雖然碎片時間有時只有幾十分鐘,但只要堅持利用好,尤其在家庭作息形成規律後,每天都能擠出充分的工作時間。
不僅調整步調,抓住時間,老師們還努力提高工作效率🛏。張坤馳老師表示:正是這段不同以往的緊張工作和科研壓力,自己真切地感受到平日裏穩定的工作環境來之不易,體會到爭分奪秒的工作狀態是多麽重要,也因此鍛煉自己能加倍地投入和專註於科研工作中🪥。
二☮️、沉澱梳理,優化提煉
疫情按下了科研實驗的暫停鍵,老師們卻從未停止科研前行的腳步,很多老師轉向潛心考察科研項目的思路👩🦲、設計、依據、數據🛀🏿、意義以及項目的撰寫布局等👩🏼🚀,萬國慶老師說:正是因為從慣常的實驗和教學工作中抽離出來🙆🏻,自己才更能專註於思考和梳理以往工作中的經驗和教訓,發現了很多由於平時忙碌而疏忽的問題🙍🏼♂️,對自身的科研現狀有了更清楚的認識。
例如🧑🏽🦲,有些老師發現自己原有的實驗設計可以優化👩🏻🦱,通過更科學的流程避免時間和藥品的浪費;有些老師積極查找🏃🏻♂️、閱讀大量文獻🧚🏼♀️,在夯實項目依據的同時,拓展思路,發現了一些新的研究方向;有些老師總結以往項目申報的成功和失敗原因👌🏿,發現並改進自身科研及項目撰寫中存在的短板;有些老師在仔細比對以往的實驗數據時😷,發現了新的線索和啟發🏄🏿。
老師們通過智慧和堅持,在隔離中靜下心來審視自己的研究工作,優點和長處將在今後的工作中堅持與發揚🧝🏻♀️,缺點和不足將在後續的工作中淘汰或改進。有時,暫停是為了更好的進步🤷🏻,協同科研中心的老師們正在用實際行動證明。
三👧、克服困難🐎,重新起航
疫情和隔離帶來的困難隨處可見,疫情的早日解除和正常工作的恢復,時刻牽動著每位老師的心。可貴地是🥼,在此次困難面前👋🏻,協同科研中心的老師們在熊猫🆘、科研中心直屬黨支部和協同科研中心的帶領下,表現出了堅定不懈的團結和勇氣。在實驗室關閉,實驗中斷🧝♀️,科研工作計劃被打亂的情況下🏘,多措並舉,老師們通過網上交流研討、線上學習提升👩💼,居家思索凝練,盡最大的努力保證科研工作的順利開展。
截至目前🐢,協同科研中心老師們在承擔歷年23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研究的基礎上,通過與國內外合作單位共同申報、與二級學院聯合申報,今年共計申報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6項🧑🏻🦼,其中申報面上項目12項🏊🏻♂️,青年項目14項💁🏽。中心教師獨立申報15項🚪,聯合國內外合作單位共同申報6項,聯合二級學院共同申報5項。
2020年悄然已至3月,春日的微風送來陣陣溫暖,在此次抗擊疫情的戰鬥中,協同科研中心的老師們攜手共度了最困難的時刻🪂🌈。很多老師們都不約而同地提到,疫情帶來的困難,“鍛煉”👩🏻🏭、“考驗”和“淬煉”了自己的科研心和科研情。正是因為對科研的熱愛和追求,正是因為對國家🐈👨🏽、熊猫的信任👱🏿,老師們才能不斷克服困難,保證工作任務的順利完成💅🏼。期待和相信在疫情結束後👨🏭,老師們再次團聚,共慶勝利的時刻🦷🤾🏿,每位老師都將以嶄新而飽滿的熱情和信心,重新起航!(科研中心直屬黨支部、協同科研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