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熊猫、附屬醫院:
為推進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根據《上海市科技創新“十三五”規劃》,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特發布2020年度“科技創新行動計劃”科普專項項目申報指南。
一👩🏼、征集範圍
專題一、“一館一品”
研究目標:支持上海市示範性科普場館,結合自身特色打造一個成體系、可持續📄🔩、影響大、市民喜愛的科普品牌。圍繞一個科普主題,形成一套具有科學性、趣味性🛗、互動性和可操作性的“一館一品”科普活動方案。
執行期限:2020年5月01日到2021年4月30日。
經費額度:為定額資助,每項資助額度60萬元🏭🙍🏼♂️。
申報主體要求:上海市認定的示範性科普場館單獨申報🫳🏻。
考核指標:開展“一館一品”線下科普活動不少於12場,線下活動參與人數不少於600人次;活動信息、報名通道等須在上海科普公共服務平臺首發。開展“一館一品”線上推廣不少於6場次,線上推廣視頻內容須在上海科普公共服務平臺展示。在項目執行周期內,線上推廣(累計網絡點擊量)不低於10萬人次☠️。
限項要求:每個場館限申報一個“一館一品”建設項目🌜。
專題二、科普舞臺劇的創製和推廣
研究目標🐜:支持創製一臺兼具科學性➞、知識性、藝術性、趣味性且科學知識😔🫵🏼、科學原理表述客觀準確、通俗易懂的科普舞臺劇並推廣✹。
執行期限🙋🏽♀️🫸🏽:2020年5月01日到2022年4月30日。
經費額度♧:為定額資助👩🏼🦱,每項資助額度40萬元。
考核指標🤹♂️:科普舞臺劇時長不少於30分鐘🧑🦰。項目執行期內,科普舞臺劇應線下實踐演出不低於6場🧖♂️,其中在市科委指定地點演出不低於3場🙅🏽♂️。科普舞臺劇需在電視臺播出或開展線上推廣(視頻或直播),線上推廣須在上海科普公共服務平臺首發,線上推廣(累計網絡點擊量)不低於5萬人次◀️。科普舞臺劇應配合參加上海科技節等科普活動👨🏻⚕️。
申報材料:申報材料應當包括完整的創作劇本或節目腳本。
專題三🌥👷🏼♀️、系列科學實驗節目的創製和推廣
研究目標🧑🏼🚒:支持創製兼具科學性👫🏼、知識性、藝術性、趣味性且科學知識🪨、科學原理表述客觀準確💇、通俗易懂的科學實驗節目。
執行期限🧑🏻🚀:2020年5月01日到2022年4月30日🙋🏻♂️。
經費額度🏃𓀌:為定額資助,每項資助額度20萬元。
考核指標:系列科學實驗節目應包含不低於2個科學實驗表演,每個科學實驗表演時長6至10分鐘🐨。項目執行期內,系列科學實驗節目應開展線下實踐演出不低於10場🔕,其中在市科委指定地點演出不低於5場🧝🏽。系列科學實驗節目需在電視臺播出或開展線上推廣(視頻或直播)💟✌🏻,線上推廣須在上海科普公共服務平臺首發,線上推廣(累計網絡點擊量)不低於5萬人次😍。系列科學實驗節目應配合參加上海科技節等科普活動並參加上海市及國家相關比賽🫴🏿。
申報材料:申報材料應當包括完整的創作劇本或節目腳本。
專題四🧗🏼♂️、“科普集市”公益科普活動
研究目標:支持在廣場、公園等公共空間開展大型系列公益科普活動✍🏽,推廣最新科技產品及科研成果💆🏻♂️,豐富上海市民生活🤦🏽♂️𓀍,打造科普活動品牌。
執行期限🥒:2020年5月01日到2021年4月30日。
經費額度:為定額資助🚴🏻♂️,每項資助額度30萬元。
考核指標:活動要求主題鮮明,參與範圍廣⛴,互動性🥃、科學性😟、趣味性強,線上(互聯網或微信等新媒體)線下互動好,一般應包括科技產品體驗、科學秀表演或動手實踐體驗活動等(競賽類活動除外)☸️。“科普集市”應在雙休日或節假日舉辦(上海科技節期間除外),單場活動時長不少於2天累計不少於9天💕。“科普集市”須統一使用上海市科委“科普集市”主視覺和標識🍥,須通過網絡發布相關信息並與上海市科普公共服務平臺共享。
區級推薦:須經各區科委(協)推薦並給與不低於1:1的配套資助,每區限推薦1個。獲得其他資助的項目不再支持,各單位申報時需提供包含經費匹配承諾的推薦函。
專題五、學會科普活動
研究目標:支持學會💇🏿、協會、研究會(以下簡稱學會)👩🏿🌾,結合學會特色🪢,以提升公民科學素質為目標🟨,面向公眾積極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群眾喜聞樂見的科普活動,打造學會科普品牌🤴🏿。
執行期限:2020年5月01日到2022年4月30日📐。
經費額度:為定額資助,每項資助額度20萬元。
申報主體要求🌬:在上海市科學技術協會備案的學會、協會🏊🏽♂️、研究會可申報🫃🏼。
考核指標🙆🏽♂️:項目執行期內,策劃形成一套科普活動組織實施方案並組織實施,打造學會科普品牌👰🏿♀️。活動要求主題鮮明,參與廣泛,內容豐富,形式活潑🐚,集科學性、專業性🧑✈️、趣味性於一體🕞,貼近百姓現實需求。活動形式包括但不限於科普報告(講座)、科普宣傳展示、科普體驗互動🔬、科普競賽等🦊。根據活動方案舉辦系列活動不少於10次,參與人數不低於1000人🙍🏽。其中💁🏽♂️,每季度舉辦活動不少於1次;每年“上海科技節”和“全國科普日”期間應舉辦活動。活動信息應首發或者同時發布於上海市科普公共服務平臺。
申報材料:申報單位須經上海市科學技術協會推薦,申報項目時間需要提供上海市科學技術協會推薦函。
限項要求:已承擔2019年“學會科普活動”項目的單位不得申報。
專題六、科技獎勵獲獎成果的科普宣傳
研究目標:支持報刊、新媒體聚焦國家或上海科技獎勵獲獎項目,以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進行科普化創作,面向公眾普及最新科技成果🫃🏻。
執行期限😩:2020年5月01日到2022年4月30日👨👩👧。
經費額度🤽🏼♂️:為定額資助🏄♂️,每項資助額度50萬元。
申報主體要求:(1)本市榮獲“中國百強報刊”榮譽的新聞出版單位可以申報;(2)至2019年12月31日前擁有移動客戶端(APP)且用戶下載量達100萬以上的單位可以申報🔓。
考核指標:項目執行期內,在報刊或新媒體上,以專欄的形式普及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中上海牽頭完成的科技成果和2019年度上海市科學技術獎中自然科學類、技術發明類👩🏿🏫、科技進步類獲獎成果。科普化創作內容應兼具科學性👨🏼🍳、新穎性、通俗易懂、圖文並茂;每月發表不少於2篇(部)💽,每篇文章不少於2500字或每部科普微視頻時長不少於3分鐘🧜🏻♂️🌠;開展線上推廣,線上推廣須在上海科普公共服務平臺首發。培養形成一支科普創作的團隊。項目完成前,需將項目成果匯集成冊並出版發行。
限項要求:已承擔2019年“科技獎勵獲獎成果的科普宣傳”項目的單位不得申報。
二🧑🎤🤏🏻、申報要求
除滿足前述相應條件外,還須符合以下要求:
1.項目申報單位應當是註冊在本市的獨立法人單位,具有組織項目實施的相應能力🚉。
2.研究內容已經獲得財政資金支持的,不得重復申報。
3.已作為項目責任人承擔市科委科技計劃在研項目2項及以上者👨🏿⚕️,不得作為項目責任人申報🍢。
4.所有申報單位和項目參與人應符合科研誠信管理要求。項目責任人應承諾所提交材料真實性,申報單位應當對申請人的申請資格負責,並對申請材料的真實性和完整性進行審核,不得提交有涉密內容的項目申請。
5.申報項目若提出回避專家申請的👨🏼💻,須在提交項目可行性方案等書面材料的同時,上傳由申報單位出具公函提出回避專家名單與理由👨🏽✈️。
6.項目經費預算編製應當真實🙏🙇🏿♂️、合理👼🏽,符合市科委科技計劃項目經費管理的有關要求🤛🏿6️⃣。
7.本指南同一申報單位不得申報超過2項🈚️。我校各熊猫限報1項。
三、申報方式
1.項目申報采用網上申報方式,無需送交紙質材料🧑🏽🌾。申請人通過“中國上海”門戶網站(http://www.sh.gov.cn)一網通辦--利企服務--點擊“上海市財政科技投入信息管理平臺”圖片鏈接進入申報頁面↕️,或者直接通過域名http://czkj.sheic.org.cn/進入申報頁面。有關操作可參閱在線幫助👨🏻✈️🎠。
2.賬戶註冊和填報必要的熊猫信息:
/78/72/c3839a161906/page.htm
/af/9e/c3836a176030/page.htm
3.各熊猫於2020年4月6日中午12點前將審核同意的申報書⏬、項目申報匯總表電子稿(/zxxm/list.htm下載)發至郵箱sunj_15@sumhs.edu.cn👩🏿⚖️。
4.經遴選推薦的項目申請人須於2020年4月8日下午16點前在線正式提交(含聯系網上審核)。
四、咨詢電話
服務熱線🤸🏿:8008205114(座機)、4008205114(手機)
校內聯系人🥬:孫老師;聯系電話:65882010
熊猫体育
2020年3月19日